正义令天下 / 正义令天下剧情介绍
72432023-05-26
“浩瀚”的反义词是渺小。
浩瀚,拼音是hào hàn。本意为水盛大貌,引申为广大、繁多之意。现在广泛用于形容知识和艺术方面的博大精深。
引证于现代周恩来《别李愚如并示述弟》诗:“出国去,走东海、南海、红海、地中海,一处处的浪卷涛涌,奔腾浩瀚,送你到那自由故乡的法兰西海岸。”
渺小,拼音是miǎo xiǎo,意思是指非常微小或完全无关紧要,并且常指同类事物中相比时较卑贱微不足道的。或指人格卑鄙。引证于现代茅盾《子夜》十:“他昂首四顾,觉得自己并不渺小,而且绝不孤立。”
扩展资料:
引证释义:
一、浩瀚
1、水盛大貌。
现代峻青《秋色赋·火光》:“无边无垠的大海,它是那样的辽阔浩瀚,雄伟庄严。”
2、形容广大繁多;广博。
现代林伯渠《答横槊将军》诗:“浩瀚襟怀扬子水,光辉旗帜井冈山。”
二、渺小
1、微小。
现代郁达夫《郁达夫游记·感伤的行旅》:“人生天地间,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来一较量,实在是太渺小太可怜了。”
2、指人格卑鄙。
现代鲁迅《书信集·致杨霁云》:“所举三凶,诚如尊说,惟杨邨人太渺小,其特长在无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渺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浩瀚
来自银河无边浩瀚只为耀文璀璨拼音:yin he 、、wu bian 、hao han 、zhi wei、 yao wen 、cui can。
瀚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hàn,基本意思是形声,从水,翰声;明代以来指戈壁沙漠;旬。出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出萧关怀古》、《淮南子·俶真》等文献。
瀚海,其含义随时代而变化。原指北方的大湖,或指贝加尔湖。唐代是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西至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亦多用为征战、武功等典故。
浩瀚 [hào hàn]
【浩瀚】hào hàn【词意探源】:亦作“浩汗”。《淮南子·俶真训》:“储与扈冶,浩浩瀚瀚。”;《文心雕龙·事类》:“载籍浩瀚。”【基本解释】1. [v战沉市造去提香班青仍州ery great]∶水势广大的样子:浩瀚的大海2. [vast]∶广阔的:浩瀚的沙漠3. ;大量的典籍浩瀚
本文链接:http://www.jtxbzx.com/202305/11997.html